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
十年前,TCL的一系列國際化舉措曾轟動世界。 作為中國首批國際化企業,TCL收購了全球第四大消費電子供應商湯姆遜和全球第一大電信基礎設施供應商阿爾卡特。 但是遇到了麻煩。 不過,TCL并沒有在這場困獸之戰中倒下,“我非常有信心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追趕龍頭企業,過去我們更多的是仰望者和追隨者,未來我們將成為創新者,超越者?!? 2014年,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提出“雙+”轉型戰略,即智能+互聯網、產品+服務,兩年后公開數據顯示,TCL發明專利位居全球第二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應用,僅次于三星顯示器。
“互聯網+”賦能將先機轉化為制勝良機
2017年1月,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加強重點領域節能特別是工業節能,要求加強高耗能行業能耗控制。 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和“互聯網+”智慧能源上升為國家戰略,能源互聯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要求轉變輸配電一體化的傳統電力系統垂直剛性結構和銷售進入一個新的扁平化、點對點互聯的能源供需結構。 構建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生態環境,亟待突破能源點對點互聯的瓶頸。 立足科學商業模式,開展點對點互聯關鍵技術集成創新,發現能源互聯后新應用服務工業能耗管理系統排名,推進能源互聯網。 實質性落地和規?;瘧?。
貴州地處西南地區要塞要塞,是西電東送的重要參與省份和關鍵節點。 在交通方面,貴州與西南各省已形成水、陸、空一體化的便捷交通體系。 在地理上,形成了成渝經濟區、珠三角和北部灣經濟區的聯系紐帶。 此外,貴州還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和電能資源,這對于落地貴州的華科能源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隨著能源革命的推進,大數據技術也在能源領域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天時、地利、人和的貴州,可以成為深耕智慧能源、培育創新型企業的沃土。
智慧能源打造“電力大數據生態圈”
近年來,貴州省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大數據戰略行動,大數據產業煥發出新的活力,形成了應用驅動的大數據發展路徑,大數據產業不斷集聚,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目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涉及領域非常廣泛。 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大數據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方興未艾。 因此,打造“電力大數據生態圈”成為華科能源的制勝法寶。 通過運用大數據創新技術,依托自有“能效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貴州省工業能源數據智能化、數字化管理水平,實現能源生產。 輸電、招標、用電協同控制等,將分散的資源整合在同一個平臺上,形成整體優勢,大大提高企業對能源消耗的管控,進而實現降本增效,實現工作能源企業信息網絡平臺互聯互通,推動形成開放共享的能源互聯網環境和能源需求側云平臺。
當前,能源生產和消費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人們對智慧能源服務的需求更加旺盛。 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加速推進,智慧能源服務體系建設步伐將逐步加快。 華科能源“能效管理系統”提供電量采集及用電成本分析、用電量實時監控、電能質量監測、故障記錄與診斷、負荷預測、最大需求分析、用電管理、故障預警和報警等綜合能效管理綜合服務方案。 可以從技術層面降低企業的用電成本、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使企業配電系統長期保持在最經濟、高效、安全的運行狀態。
目前,項目已先期建成工業能耗監測、能源金融、新能源集控中心三大子系統,以及金融系統貸后管理實時監控平臺。 通過大數據應用技術,幫助用戶對企業能效進行一體化管理,實現能源管理數字化向高水平轉型。
4年來,華科能源專注于綜合能源服務領域。 在國家電力體制改革背景下,積極響應智慧能源號召,打造貴州省創新示范點,推動全省能源互聯網取得實質性應用進展。 2017年至2019年,華科能源連續三年被評為《貴州省電力交易中心市場化交易行為星級信用評價》五星級用戶,并榮獲2018年度貴州省電力市場化交易先進集體。 截至2019年底,華科能源在貴州省獨立售電企業中排名第一,在非獨立售電企業中排名第三。 2019數博會期間,華科能源作為入駐貴陽高新區的企業,走進貴州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展示中心,向來自國內外的行業觀眾展示華科能源的發展歷程和智慧成果.
在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和政策的支持下,貴州發展大數據恰逢其時。 大數據產業的發展加速了信息技術產品的創新和融合,貫穿于各行業數據的采集、存儲、管理和分析。 華科能源推動大數據與電力結合,協助政府推進貴州省電力改革。 同時,通過互聯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了電力能源行業的管理和服務效率,積極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向高質量發展。
未來,華科能源將繼續完善電力大數據平臺建設,升級平臺管理功能和數據采集設備,深入研究分析電力節能現狀及存在問題,重點關注如何幫助政府(社會)和企業提高能源效率,把握電力需求側管理和響應的實施。 此外,華科能源還將開展電力金融業務,依托合作金融機構,通過企業用能數據畫像和銀行綜合信用評價報告,快速提供信用電費繳納服務,為企業用戶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務服務。
第34期CIO班報名
國際CIO認證培訓
首席數據官(CDO)認證培訓
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將推動工業節能環保產業在中長期內保持持續快速發展。 因此,我們維持行業“同步大勢”評級。 相關投資標的方面,在工業節能裝備領域,高效復合冷凝器、螺桿膨脹發電機、水泵等產品將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 中長期建議關注龍華節能、開山、南方泵業等相關公司。
能源需求和環保壓力推動我國工業節能領域發展
2012年我國生產原油2.04億噸,進口2.8億噸。 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8%左右,并呈逐年上升趨勢; 顯著上升。 2013年WTI原油期貨結算價維持在90美元以上的高位震蕩,原油價格維持在高位。
我國的能源狀況和環保壓力要求在節能環保領域有更大的發展。 工業部門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消耗部門。 目前,工業能源消耗約占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70%。 工業能耗仍將是我國未來的能源需求。 增長的重要來源。 2007年,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 電力、鋼鐵、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輕工、紡織等行業主要產品平均單位能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40%左右。
2013年,中央財政預算內節能環保支出2101.27億元,同比增長18.8%。 2008-2012年,全國財政節能環保支出1.14萬億元,年均增長24.1%。
《“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6%。 2010年1.034噸標準煤。強度需降低3.5%左右;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實現節能6.7億噸標準煤。 “十一五”期間,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
我國工業節能潛力巨大。 通過節能減排措施,減少能源投入,實現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也是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主要領域。 我國工業節能領域發展潛力巨大。
我國將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的產業。 是國家加快培育發展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 節能環保產業涉及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產品和服務。 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 要求。
國家政策扶持逐步加大,工業節能環保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委相繼出臺了多項與節能環保產業相關的政策文件,對節能環保產業的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
2012年11月,國家發改委公布了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五批)(征求意見稿),包括高效復合蒸發冷卻(冷凝器)、工業水處理、熱泵等技術,其中高效復合型蒸發冷卻(冷凝器)在石化行業的比重由30%提高到70%左右; 工業水處理領域。
2013年1月,工信部表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和《“十二五”節能減排規劃》精神和環保產業發展規劃》,進一步推進高效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廣應用《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第四批)》(征求意見稿)目錄包括變壓器、電機、工業鍋爐、塑料機械、壓縮機、制冷、泵、風機、熱處理等9大類192項設備(產品)。2013年7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布了256項金融節能技改獎勵項目擬列入第一批實施計劃 2013年節能技術改造財政獎勵項目答案。
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推廣節能產品。 節能產品種類包括風機、水泵、壓縮機、變壓器等工業產品領域的產品。 未來,力爭高效節能產品市場占有率達到40%以上。 指導發展方向。
2011年,風機、離心泵、壓縮機、變壓器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40%以上,但系統運行效率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低20%以上國家。 電機、風機、水泵等工業產品消耗大量電力,推廣節能產品具有重大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2011年,我國工業電機約1億臺,壓縮機2500萬臺,風機水泵3000萬臺。 歐美等發達國家采取財政補貼的方式支持高效電機的推廣,迅速啟動市場。 80年代以來,美國采取財政補貼等措施鼓勵用戶購買高效電機,同時逐步提高能效準入標準; 在補貼政策和市場需求的推動下,美國已全面普及超高效電機。
目前,我國生產和使用的電機普遍低于三級能效標準。 我國電機整體能效水平仍較低,平均效率比國外低3-5個百分點; 工業領域電機能效每提高一個百分點,每年可節電。 約260億千瓦時,提高電機效率成為工業節能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國高效電機市場占有率不足10%,國家政策將大力推動高效電機產業發展。 2008年,我國將電機系統節能列為國家節能工程之一。 2009年,高效、超高效電機應用被列入惠民工程。 《實施細則通知》,將高效電機納入節能產品惠民實施范圍,采取財政補貼方式推廣。 為推動高效電機推廣,工信部印發《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提出到2015年累計推廣高效電機1.7億千瓦,淘汰在用低效電機1.6億千瓦,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術改造1億千瓦,實施高效電機淘汰和再制造2000萬千瓦。 國家將通過財政補貼政策刺激高效電機市場,同時選擇高效電機作為高效風機、水泵、壓縮機等通用設備入圍節能減排的必要條件。節產品惠民,延伸財政補貼,推進高效電機產業鏈。
壓縮機行業擬根據產品節能標準,對節能產品的銷售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 我國壓縮機產品采用3級能效體系,其中2級能效的壓縮機產品為節能產品,1級能效屬于最高能效。 我國空壓機用電量約占全國全年發電總量的6.3%。 提高空壓機的節能水平,對工業節能減排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壓縮機的能耗占整個壓縮機使用成本的80%。 %以上,節能產品有助于降低用戶成本。
美日等發達國家工業節能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
日本是能源消費大國和工業大國。 同時,能源資源十分稀缺,對外依存度高。 石油、天然氣、煤炭等主要工業能源80%以上需要進口。 因此,節能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普遍共識。 日本已經形成了一整套以法律為基礎的節能法律體系; 在第二次石油危機的背景下,《節能法》于1979年頒布實施,成為日本工業節能監管體系的核心法規。 并通過實施工業節能相關社會管理措施,充分調動了企業參與節能降耗的積極性,加大了節能環保技術研發投入。 日本工業發達徐州工業能耗管理系統價格,但能源嚴重短缺。 油價上漲促使其工業企業致力于節能減排,以抵消石油和其他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后,日本將節能列為國策。 通過節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產量。 從其工業部門能耗占總能耗55%的特點出發,在工業部門中,鋼鐵、水泥等行業是節能重點。 日本節能成效顯著,能源利用率超過50%。 與1980年和1973年相比,日本工業單位產值能耗下降了25.6%。 其中,鋼鐵工業單位產值能耗下降12%。 石化下降18.6%,水泥下降20.9%,鋁冶煉下降10%,平板玻璃下降29.4%,造紙下降8.6%。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 通過改善制造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工業能源強度,工業節能治理取得明顯成效。 從1985年到2004年,美國的能源強度降低了約1/3。 . 在主要行業中,化學工業和煉油是美國能源消耗最大的兩個行業,其次是紙漿和造紙工業、鋼鐵工業和水泥工業。
美國工業節能管理的動因如下: (1)能源安全:2005年,美國近60%的石油依賴進口。 (2)環保壓力: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工業節能的重要性越來越大。 (3)由于環境和節能環保法規日趨嚴格,促使企業履行環保責任,提高能源效率。
日本和美國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框架、建立社會管理機構等方式落實和組織實施節能政策,通過公共財政和經濟政策引導企業節能,促進能源結構升級,實現節能目標節能降耗。
投資建議
綜上所述,國家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等因素將推動工業節能環保產業在中長期內保持持續快速發展。 因此,我們維持行業“同步大勢”評級。 相關投資標的方面,在工業節能裝備領域,高效復合冷凝器、螺桿膨脹發電機、水泵等產品將受益于國家政策支持。 中長期建議關注龍華節能、開山、南方泵業等相關公司。東北證券李坤